20
Dec
3996
勤凱董座曾聰乙/材料自主路遠 盼果敢者同行
落腳在大發工業區的勤凱科技,靠近國內兩大被動元件集團客戶國巨、華新科重要的生產基地,以自有品牌從事導電漿料配方開發、製造、銷售超過15年,客戶群包含電感廠奇力新、臺慶科、順絡電子,電阻廠大毅、旺詮等。
2019年勤凱正式取得南韓第二大陶瓷積層電容(MLCC)廠的認證,印有「Ample」字樣的導電漿,一罐一罐的坐上船或飛機被送出台灣,出貨量從不到5公斤,一步步挑戰數十倍,甚至百倍成長;2021年勤凱於南韓市場再傳捷報,切入第二家韓系MLCC供應鏈。
「堅持」,是勤凱董事長曾聰乙給有志於投入電子材料的後進創業者,最懇切而誠實的一組詞。
他說,若說叮嚀或提醒有點太自大,還不如說是一種共勉,因為過程真的很辛苦、孤獨,得有過人的毅力;有人想開材料廠,「我是不鼓勵,但真的要做,就要堅持。」
太陽底下無新事 材料廠困境不分產業
回顧整個電子產業發展史,歐、美、日廠起跑時間比台灣早得太多,尤其是在材料、設備供應鏈上,除了有技術面的門檻樹立在那,更費時、且不是努力就會有成果的是:信任感。
曾聰乙說,以被動元件來看,日廠不論在技術或市場佔有率上都是領導者,再溯及上游的材料、設備段,又更是如此,「日本在材料上領先有好一段時間,該被磨過、修正過的都完成了,加上職人、工匠精神與廣大的市場,是材料人才夢寐以求的舞台。」
據悉,勤凱目前的客戶,幾乎清一色從日系供應商轉過來。如同台灣發展半導體材料所遭遇到的問題,單支材料佔總生產成本絕對不足1%,對製造廠的關鍵採購決策者來說,更換材料供應商,且是本土的供應商,需要極大的勇氣,一個不小心就會賠掉自己的烏紗帽;若是品管系統不夠完善,到了客戶端才出問題,那賠上的可能是已經花上數十年、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品牌聲譽。
在這樣的邏輯底下,沒有品牌知名度、出貨實績的導電漿供應商,要敲開客戶封閉的材料大門,十分不易。
台廠穩居第二梯隊 追趕歐美日韓時,怕不怕後有追兵?
2021年1月,中國工信部公布《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畫(2021-2023年)》,宣示在智慧終端、5G、IoT、資料中心、電動車等關鍵領域中,推動基礎電子零組件產業之突破,加強關鍵材料、設備等供應鏈的保障能力,目標2023年,中國電子零組件的銷售總額達到人民幣2.1兆元、創造15家年營收超過人民幣100億元的企業。
被夾在中間的台系供應鏈,前有歐、美、日廠的技術要追趕;現在中國更將被動元件產業推上其零組件自主化的風口浪尖,勤凱怕不怕後有紅色追兵?
曾聰乙自信表示,中國同業要追上勤凱,至少還需要3~5年,但團隊一直是戰戰兢兢地,以對岸遲早有一天會起來的認知在做努力。
「在導電漿料產業裡,是不存在所謂標準測試機、測試規範的,所有品質控管的know-how,都需要時間累積。」曾聰乙說,會選擇投身材料產業的人,多半像他一樣,具有研發背景,但在實驗室做學術與量產線做生產,兩者天差地別。
工廠環境不比實驗室,他總對研發團隊耳提面命,「實驗室做出來那不叫功夫,」怎麼穩定將新產品批量放大,且所有可靠度、品檢指標做出來都不跑掉,那才是硬實力。
曾聰乙回憶創業之初,在面對品質、檢測時,也常常被客戶盯得滿頭包,「就像大樹(高雄)這邊和台東盛產的釋迦一樣。」作為導電漿專業供應商,相比於在被動元件廠內的in-house部門做材料開發,所面臨的壓力是不同量級,做得不好是會餓死的。
但另一方面來看,這樣的壓力也是進步的原動力,「畢竟我們接觸的客戶形形色色,每家開出來的要求五花八門。」勤凱產品線橫跨電阻、電容、電感、低溫陶瓷共燒(LTCC)元件,手上光是MLCC客戶就超過10個,每一個客戶都像是公司的眼睛,把市場最新、最前瞻的趨勢帶回來,加速旗下導電漿產品的升級。
產官學研如何助力材料自主化?曾聰乙:難,很難
當中國傾國家之力在拚自主化、國產化的時候,台灣的產、官、學、研界,如何助力本土的材料供應商?
曾聰乙停頓了幾秒,先是露出尷尬的笑才說道,「難,很難,只有一個字就是『難』。」
從自己有限的視角觀察,中國那邊和台灣的情形完全倒過來。舉半導體產業為例,中國反正就是追趕者,nothing to lose,在中美貿易戰的脈絡下,國家敢給錢、企業很敢用新材料、設備;南韓在扶持自己的材料、設備產業上,也有一定的民族意識做支撐,可以看到大集團、大企業就是決心要做自主化,從上到下,把意念貫徹下去,才有辦法讓這些還沒「轉大人」的後進廠商,有機會挑戰這些擁有百年歷史的先進。
不過在台灣,多年前就曾經有某一線大廠的高層,在勤凱還在開發銀漿時,直接與公司的銀粉供應商說,請轉知勤凱:這東西他們最好別來碰。
或許現在中國還把台灣廠商當成自己人,希望聯合台灣供應鏈,一起趕快把對於日本、美國的技術依賴降下來,但台廠必須未雨綢繆地自問:這種情勢,還能有幾年的光景?
「我們(勤凱)是幸運一點,被動元件大廠都是自有品牌,對於材料採購自己說OK就OK。」
從成大畢業後,便進入台灣飛利浦建元電子,後曾任達方電子之電子材料事業部部長的曾聰乙,跨入電子材料產業超過20年。自述「幸運」的他,背後的潛台詞與期待是,盼望看到台灣有更多具有決魄力的企業主,拍板響應國內材料自主化之路。
用品質說話,勤凱導電漿不打折賣
藉代理商之手推開南韓市場大門,勤凱第一個掌握的客戶,就是當地第二大MLCC製造商,雖然其營運規模老大哥三星電機(SEMCO)有一段距離,但指標性意義十足。
「Ample」是誰?能打敗原來的日系供貨來源?2020年才正式出貨、逐漸放量,2021年客戶就拍板,決定將生產特定系列之MLCC的導電漿訂單全部轉給它。從台灣來的勤凱,在南韓被動元件材料市場成功打開知名度。
「我一樣從1、3、5公斤開始賣,客戶覺得我們批次間品質沒問題、性能又好,就會自己靠過來,而且我賣的價格,沒有比日本便宜!」曾聰乙自信回應。
勤凱接觸新客戶的策略是穩紮穩打。專注做好第一支導電漿,不會好大喜功,同時開兩、三個專案,因為深知建立信任感無法一蹴可幾,用品質說話,無聲勝有聲,更不用打折賣。
下一步?研發團隊已立下軍令狀
勤凱2019全年營收為新台幣5.89億元,2020年來到12.13億元,這是105.96%的成長。2021年前8月,勤凱累積營收已超車2020年,一如預期,第3季財報公布後,累積每股盈餘已賺贏上個年度。
面對如此高的基期,勤凱有沒有信心繼續上演成長大戲?下一階段的成長動能又在哪?
據悉,2021年勤凱營運維持高速不熄火,除進軍海外市場有成,國內大客戶再拉高供貨比重外,關鍵是其產品線從原本的MLCC銅漿、電感銀漿,再延伸到晶片電阻用銀漿,且2019才正式推出的太陽能背銀,快速進入多家國內一線大廠後,後兩者出貨量都是倍數增加。
曾聰乙笑稱:「研發團隊已主動立下軍令狀,說絕對會跟上客戶(產品技術)方向與建廠時程。」
近年來,國內被動元件大廠持續朝高階MLCC布局,微型化之外,講求高可靠度的車用被動元件,更是兵家必爭之地。
觀察各業者釋出的資本支出規劃,2021年華新科的路竹廠,除了擴充LTCC產能外,另一大重點就是車用MLCC;國巨預計2022年完工的大發新廠,規劃的車用MLCC產能比重也有4~5成。
陪被動元件客戶一起打世界盃,是勤凱做為材料供應商的下一個里程碑。2022年,勤凱的秘密武器,還包含醞釀已久的LED封裝銀漿與5G用散熱材料。
曾聰乙強調,深化被動元件,跨足新產業,是公司具有延續性的策略。
新聞來源:DIGITIMES